为啥花3万找公司不如自己拍?
上个月在步行街吃炒粉,闻声做服饰批发的刘姐吐槽:"找公司做抖音推广,半年烧了五万块,'萍乡服饰批发'这一个词还在20名开外!"这事儿在萍乡商贸圈太常见——十家公司八家玩套路,剩下两家连根基操作都不会。
举一个活例子:客岁某服饰城商户花2万签了家南昌公司,终局视频全让网红摆拍。厥后换成本地团队,让老板娘亲自上阵拍打包发货,把中心词改成"萍乡火车站服饰打包价",一个月冲到搜查前三。这就跟买衣服似的,光看模特图不行,得看实拍细节
五类公司效果对比
直接上硬核数据(2024年8月实测):
公司范例 | 收费区间 | 奏效周期 | 踩坑指数 |
---|---|---|---|
本地分公司 | 1.5-5万/月 | 1-3个月 | |
本地老牌 | 5千-2万/月 | 2-4周 | |
个人工作室 | 3-8千/月 | 1-6个月 | |
代经营机构 | 抽成25%-40% | 即时奏效 | |
装备租赁商 | 8千-1.5万/年 | 3-6个月 |
看门道:
- 本地公司爱用网红摆拍(转化率低60%)
- 本地团队擅长场景词(如"芦溪工厂直营"搜查量高3倍)
- 抽成模式暗藏价钱陷阱(某商户被吞3万佣金)
选公司三板斧
跟某MCN机构老板吃小炒肉时偷学的法门:
第一斧:突袭考核工作现场
真本事的公司必备:
- 本地仓库实拍东西(带时间水印的拍摄装备)
- 萍乡方言词库(比如说"恰噶货"调换"优质商品")
- 至少3套直播装备(含绿幕和打光东西)
第二斧:试水三天再签约
某服饰城老板的绝招:要求先做3条测试视频,达标再付全款
第三斧:查共同物流单号
看是不是有真实发货记载(某公司用假单号瞎搅顾客被揭露)
血泪换来的避坑指南
六年迈经营说点得罪人的:
别信"保进前十"的承诺(抖音算法每小时更新)
公约必须写"中心词归属权"(防着公司挟词涨价)
周三下昼砍价最狠(亲测能砍20%-30%)
看案例要后盾数据(截图能PS,实时数据做不了假)
反面案例:某商户轻信"7天上热门",终局对方用刷量软件致使封号
未来三个月新趋势
跟几个物流老板吃麻辣烫时套到的谍报:
产业带溯源视频权重+50%(需含湘东制造业园实拍画面)
赣方言词搜查量暴涨("萍乡恰噶货"比"优质商品"流量高2倍)
政体共同名目成香饽饽(带"萍乡数字商业试点"标签有流量扶持)
说一句掏心窝的:再牛的公司也救不活差商品。就像商城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箱包店,老板连智能手机都不会采用,靠老客带新客还是日销百单。找公司做优化就像请裁缝改衣服,料子好改出来才精神
(数据支持:2024年萍乡电商行业协会调研/抖音本地生涯数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