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刷到"月收入过万元的SEO岗位"应聘广告,心田痒痒的又不知道怎么动手?客岁有个学旅行治理的小伙子找我,零根基三个月落伍了本地著名SEO公司,当初带5人团队。今天就把入行的门道给你掰扯清晰。
没阅历怎么办?先给自己贴金
别被应聘要求的"三年阅历"吓住!杭州某公司总监亲口说过,他们招新人最重视的不是技巧,而是学习轨迹。你可能这么操作:
- 花两周时间把知乎高赞SEO回答整理成头脑导图
- 用免费建站东西搭个"个人学习博客"
- 每周更新两篇实操复盘日志
重点来了:万万别写假名目阅历!有次面试遇到个姑娘,简历写操盘过百万流量名目,终局连百度统计都不会看,直接进黑名单了。不如学学这一个小伙子的做法:把自己淘宝店的流量从日均23做到157,诚然数据小,但面试时把优化进程讲得井然有序,当场拿到offer。
三件套装备要备齐,少一样都吃亏
第一件:数据透视眼
别以为会看百度后盾就完事了!南京某公司测试发现,新人用这招运用率翻倍:
- 把行业top10网站的收录曲线做成对比图
- 用Excel统计竞品中心词更新频率
- 手动记载重点词排名变动(别依附东西)
举一个真实案例:有人把面试公司官网三个月的流量波动,做成带剖析提议的PPT,薪资直接多谈了两千。
第二件:内容手术刀
别被"原创文章"四个字困住。深圳某主管流露,他们更重视内容改造本事。比如说把这篇商品说明:
"本装备采用先进技巧,节能环保"
改成:
"比同类机型省电27%(附2023能效检测报告)→三年来帮东莞电子厂省下12万电费→点击查看省电方案"
这才算是公司需要的文案本事,记得把改稿进程保存成案例集。
第三件:抗压小钢炮
入行前三个月最好受,合肥某新人监控的医疗站连续六周排名不动,差点崩溃。厥后发现是TDK里有个敏感词触雷,调整后三天冲上前三。记着这一个公式:排查症结=40%算法理解+60%死磕精神。
选对公司少走三年弯路
别盯着工资数字看!教你三招识别靠谱公司:
- 看案例库有没有详细优化日志(只有效果截图的多半造假)
- 问清晰新人培育系统(有师徒制的优先)
- 查重要顾客行业(专注3-5个领域的更为专业)
有个血泪教训:郑州小伙进了家什么行业都接的公司,半年换了八个名目,什么都没学精。厥后跳槽到专注机器行业的公司,这才摸出门道。
当初说点大瞎话:这行真正混得好的,不是技巧最牛的,而是能帮老板赢利的。见过二本毕业生两年就当名目主管的,就出于他带的名目续费率91%。记着,公司招你不是来做测验的,是要实打实带来收益的。最后送你句干货:入行头三个月,天天抽半小时看公司往期方案,比考据有效十倍。就像学做徽菜得先尝透臭鳜鱼,吃透老案例,自然知道该怎么下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