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优化的策略
伴随着智能手机使用频率和市场占比的持续攀升,打造一个移动端网站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若您尚未着手实践移动网站版本,那么现在是时候开始考虑了。若要构建一个移动网站,不仅要吸引用户,还要吸引搜索引擎蜘蛛,以下是一些策略:
1、探究手机用户如何与网站互动;
2、优化您的手机界面;
3、保持品牌一致性;
4、避免使用Flash或JavaScript文件;
5、去除弹出窗口;
6、提供链接回完整网站。
一、降低HTTP请求数
用户打开网页时,后台程序响应时间有限,用户等待的主要时间在于下载网页元素,如HTML、CSS、JavaScript、Flash、图片等。数据显示,每增加一个元素,网页加载时间就增加25-40毫秒(视用户带宽而定)。因此,要提高网页打开速度,需降低HTTP请求数,具体方法有三种:1)减少不必要的HTTP请求,例如用CSS圆角代替圆角图片,减少图片使用;2)运用CSS sprite技术,将页面所需的所有零星图片整合到一张大图中,使访问页面时图片加载更为迅速。
二、提升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用户体验的直接感受,涉及视听体验,网站的舒适性至关重要。用户第一眼对网站的印象,决定其是否继续浏览。改善方法:针对网站目标人群进行分析,然后在设计细节上进行适当调整,如设计风格、色彩搭配、页面布局、页面大小、图片展示、字体大小、LOGO空间等,确保用户一进入网站就能明确了解网站功能和所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
三、改善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强调易用性和可用性。
四、突出目标信息,使其醒目且易于接近
在关注缩短完成路径的同时,优化操作步骤至关重要,简化用户任务。优化指点设备(鼠标或手指等)运动轨迹和眼球运动轨迹等细节。根据费茨定律,使用指点设备到达目标的时间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1)设备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的距离,距离越短,所用时间越短;2)目标的面积,面积越大,所用时间越短。因此,若希望用户注意或点击某个元素(如文字、图片、按钮等),则该元素不应距离指点设备当前位置过远,且面积要足够大。随着Web2.0的兴起,网站设计也迎来一系列革新,其中“以大为美”成为一大趋势,大LOGO、大图片、大按钮等不仅更具冲击力,也更方便用户识别和点击。
五、保持目标信息更新
抓住访问者心理,时刻更新网站内容。在更新内容时,追求质量而非数量,保证内容质量,才能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体验,英文为User Experience,简称UE或UX。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在用户访问网站或使用产品(服务)过程中形成。用户的印象和感受,成功与否,是否享受,是否愿意再次访问/使用,以及他们能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程度。由于它是主观的,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也决定了每个用户的真实体验无法完全模拟或再现。
1、页面下载时间过长
若页面下载时间超过30秒,用户很难喜欢您的网站。
2、过度使用Flash及图片
适当使用图片及Flash可以增加网站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但过度使用会导致页面文件过大,占用CPU资源,不利于页面更新和搜索引擎抓取。
3、网站页面过长
有多少浏览者有兴趣查看网页最下方的内容?不要拿自己来作比较,因为99%以上的用户刚学会上网。
4、不友好的导航
不友好的导航会影响用户操作,无法让用户方便地找到所需内容。
5、过期的信息
很久不更新的信息容易让用户产生反感,并降低网站品牌形象。
6、死连接或连接错误
这是最基本的错误,但一些大型网站也存在此类问题。
这个无需赘述,这属于最基础性的错误,然而仍有不少网站存在此类问题,即便是新浪这样的大型网站。
7、孤立的单页
用户无法找到返回首页的途径,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信息提示页或内容调查结果页上。
8、页面缺乏视觉区分
页面缺乏视觉差异,设计显得过于单调,缺乏层次感,缺少视觉吸引力或亮点,或是视觉吸引力过分强调的不是网站的主体内容。这是缺乏经验的设计师在设计大型网站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将大量信息铺陈于浏览者眼前,你认为他能记住多少。页面设计需吸引并引导浏览者关注你希望推广的内容或产品,当然,对网页层次感的设计并非仅用高纯度颜色就能实现,需综合考虑页面环境及周边元素。就像在一个黑板上画一个白点很明显,但在一个白板上画一个白点就难以辨认。
9、链接缺乏统一样式
现在许多初入网站的人仍认为只有带下划线的文字才是链接,网站需有统一的链接表现形式,并且要与未链接的文字有所区别,以便浏览者能轻松识别哪些是链接文字。
如果是图片链接,需在图片下方标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图片必须添加ALT属性。“更多”宜用中文书写,最好不要使用“MORE”或标点符号替代。
10、过度使用新技术
所谓新技术,是指只有少数人掌握的技术,尽管其视觉效果可能很好,功能也可能很强大,但过度使用新技术,意味着你准备放弃绝大多数用户。
11、缺乏互动性内容
缺乏互动性内容,缺乏网友的参与,无法让网友表达情感和思想,这样的网站注定只是一个僵尸网站。
12、文件目录及文件名过于复杂
文件目录及文件名过于复杂,不利于搜索引擎对页面的抓取,也不利于浏览者的记忆。几乎所有人在输入网址时都会使用IE的缓存,目录和文件过于复杂,排在IE缓存较深处,你自然被二次访问的机会就很少。
不要说什么用收藏夹,不会有超过一半的人会使用收藏夹。而且像我这样收藏夹庞大的人,想在收藏夹里找到一个网址也是相当困难的。
13、使用框架结构
不建议使用框架结构,原因无他,只因搜索引擎不喜。即便是Google的广告计划中,对含有框架的代码也是单独处理的。
14、恶意插件,恶意弹出窗口
15、页面中应减少使用_blank属性
过度弹出新窗口会大量占用计算机资源,影响浏览者的浏览速度。